从“万人追捧”到“众人嫌弃”,38岁的郭敬明如今怎么样了?
1995年,郭敬明升入初中,就读于自贡市田家炳中学。
从小学升到初中,郭敬明的阅读范围更加开阔,他开始广泛地阅读名家的小说和散文,包括金庸、梁羽生的武侠小说,尤其是古龙的武侠小说他更是爱不惜手。
父母邹慧兰、郭建伟从不干预和制止郭敬明看小说,相反,他们很支持郭敬明的做法。
他们认为,这是学习之余的一种有益放松,既调节了自己,又增长了知识。
郭敬明的记忆力特别好,许多文章,他只看一遍就能一字不漏背下来,而且在不认识的人面前也不腼腆,每每有客人来家里坐客时,他会主动打招呼,给人讲故事,灵气十足,样子非常可爱。
2001年,18岁的郭敬明独自奔赴上海参加“新概念作文”决赛,望着这诺大的不夜城,郭敬明沉静许久,暗自发誓,一定要在这座城市打出一条“血路”。幸好,凭着《假如明天没有阳光》一文获得了“新概念作文”大赛一等奖。
拿着这沉甸甸的奖,郭敬明感慨万千,“我的文字终于被肯定了。”一把鼻涕一把泪,喜极而泣回到老家。
2002年,一年一度的“新概念作文”大赛开始在即,想起去年的荣光,想起站在领奖台的自豪。郭敬明毫不犹豫选择再次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,毫无悬念,郭敬明以《我们最后的校园民谣》一文获得一等奖。
两次均获得一等奖,郭敬明想在上海扎根的信念更加强烈。
同年,郭敬明首部短篇作品《爱与痛的边缘》在市场发行,正式宣告青春疼痛文学的到来。
2003年,郭敬明迎来了高光时刻,一部《幻城》销量破百万,占据全国榜单前三。
紧接着乘势而上发布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,
名声越来越大,伴随着名气而来的抄袭声、质疑声也越来越多。
2004年,作家庄羽认为,郭敬明的《梦里花落知多少》与自己的《圈里圈外》中在故事情节、语言和人物关系上有多处雷同。
故向北京中级网民法院提起对郭敬明的诉讼,并成功获得赔偿。
然而这并没有对郭敬明造成丝毫影响,相反,给他带来更多曝光度。
2012年,郭敬明开始进军电影圈,改编自己的小说《小时代》,并担当导演。
电影一上市,就狂揽4.85亿票房,郭敬明发现拍电影比写小说赚钱多了,于是,把自己能拍电影的小说都拍了个遍。
2017年,一位作家的控诉,把他推上风口浪尖。
作家李枫发文讨伐郭敬明,称自己在2010年被郭侵犯。李枫表示:“在一次签售会上,两人被工作人员安排同住一间房,虽然有两张床,但郭时不时跑到我床边,并把手放在我身上,我已经拒绝他,以为他会懂,没想到第二天他竟然要求口教,恶心至极。”
除了当事人,没人知道真假,郭敬明竭力否认,后来俩人对簿公堂,但因为证据不足,最终不了了之。
2023年底,11位知名作家、编剧联合签署倡议书、抵制抄袭。
最终在舆论的支撑下,郭敬明终于亲自发文道歉,承认抄袭。
至此以后,郭敬明“消失”了,所有作品均被下架,公司员工也走的走散的散。一代青春疼痛文到此结束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